

自從離家念大學以後,
就不再能每天吃到媽媽的愛心餐,
但是對於老媽手藝的懷念,
卻比不上偶爾在外吃大餐的滿足來得強烈!
結婚以後,
開始偶爾下廚,
但是兩個人的飯菜難煮,
總不能每次都以不變應萬變,
餵老公吃一成不變的炒飯、湯麵吧?
於是開始懷念老媽信手拈來的一桌佳餚。
生了樂樂以後,
又為了樂樂,
飲食變得清淡,
搞得我和璨賓也吃得面有菜色!
面對這種幾近無油、無鹽,而且軟軟爛爛的料理,
璨賓常常是嚇得自動”棄權”回家吃飯!
因此現在對於老媽的好菜,
可不僅僅懷念囉,
而且是期待、期待、期待、、、唷!
每次要回龍潭前,
老媽老爸都會特地早起上菜場,
買最新鮮的食材,
並且早早煨上一鍋高湯,
然後開始洗洗弄弄一上午,
為的就是讓我們一回家就有一桌好菜吃!
由於媽媽嫁給爸爸後在奶奶家學會湖南菜和四川菜,
搬到龍潭後又和客家媽媽及閩南媽媽學會做客家蔡和閩南菜,
因此我們這些「新台灣人」是格外有口福!
有趣的是,
每回有什麼類似女兒回娘家的”重要節日”(其實我們三天兩頭就回龍潭啦…),
平常擔任廚娘的老媽這時會屈居於「二廚」的角色,
因為平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太爺會為了寶貝女兒、女婿、外孫女要回來,
而刻意下廚燒幾道拿手菜!
例如紅燒魚、紅燒蹄膀、椒麻雞、、、等就是媽媽怎麼樣也做得不如爸爸的私房菜色!
每次想到兩老就這樣在廚房忙進忙出一上午,
為了給我們這些”營養不良”的不肖晚輩好好進補,
就會覺得又溫暖、又幸福,
“家”的感覺不就是這樣嗎?
所謂的”人間美味”也不過如此吧!
每次不過五、六個人,
卻端上滿滿一桌的酒菜,
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的除了懷念的口味以外,
還有父母對於兒女濃得化不開的愛!
雖然璨賓每次都說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煩他們,要請大家出去吃,
但是爸媽卻堅持為我們下廚,並喜樂地服事著!
大會兒酒酣耳熱之際,
又不知講到什麼哈哈哈的好不愉快,
爸媽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!
我突然想到自己將來恐怕也是如此吧,
巴望著樂樂常常回來,
最好還攜家帶眷,
讓我和她爸爸承歡膝下!
而我們兩老就恨不得燒一桌全世界最好的菜,
讓一家人可以圍著餐桌,邊吃邊聊,說說笑笑!
這~
就是痴心父母的最大幸福吧!
外面的山珍海味,哪裡比得上這種無價的愛心大餐呢?
因為家常小菜包含的,可是父母滿滿的、滿滿的、滿滿的愛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