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本標示里程的書「好想要一個娃娃」!
而且,是一本好書!
其實,大部分的書本身應無好壞之分,
所謂的好壞,
應該是適不適合的問題。
尤其童書,
找到適合孩子年齡的書,讓她們在恰當的時候閱讀,
就是適合當下的一本好書!
「好想要一個娃娃」滿足天時地利人和,
在樂樂兩歲半時接觸,
剛好符合她此時的心智發展程度與學習需要,
使她愛不釋手,
讓我再次見識一本好書的影響力..................
兔子小可在草原的樹樁上發現一個娃娃,
他心想「一定是別的小朋友玩完,忘記帶回家了!」
他拿起來一看,
覺得好可愛唷!
再抱一抱,
覺得自己好線變成媽媽了,
突然有點捨不得放下!
於是他心想「借我玩一下就好了,玩一下,馬上就拿來還了!」
但是小可玩著玩著就忘了時間,
抱著娃娃回到家裡。
媽媽看到小可手上的娃娃,
問他怎麼來的,
沒想到小可居然撒了謊,很技巧地說「是我跟一個朋友借的啦!」
當天晚上,
小可也和娃娃ㄧ起睡覺,
根本沒有把娃娃拿去還。
第二天,
當媽媽看到小可抱著娃娃玩,
就問她「娃娃不用拿去還給別人嗎?」
小可才囁嚅地說「其實不是人家借我的,是我在樹樁撿到的啦!」
當下,
媽媽立刻要求小可拿去還,
因為「那個娃娃不見的小朋友,現在一定很著急地在找他的娃娃!」
可是聽到媽媽這樣說,
小可卻非常傷心的大喊「我不要!我不要把娃娃還給別人!」
於是邊跑邊哭著跑開了!
跑著跑著,
小可不知不覺地跑到了大樹樁附近,
仔細一聽,居然有人在哭........
於是小可躲在大樹後面看,
看到一個年齡和自己ㄧ樣的豬小妹在樹樁旁哭著「我最心愛!最心愛的娃娃到底到哪裡去了嘛.......怎麼辦呢?嗚嗚.........」
小可心裡痛了一下,
他知道豬小妹就是娃娃的主人!
雖然掙扎萬分,
但是等豬小妹走了,
小可還是依依不捨地把娃娃放回樹樁去。
他做了正確的事,
把娃娃還給了她的主人!
故事的結局很溫馨感人,
第二天小可又來到樹樁,
發現娃娃已經不見了,
但是樹樁上多了一串雪白苜蓿花編成的項鍊...............
然後沒有任何的文字,
封底是下面這樣一幅圖畫..............
我實在非常欣賞宮西達也的功力,
從繪畫方面來講,
可以簡單的筆觸和構圖,
畫出充滿戲劇張力、非常牽動情緒的畫面,
好像一幕幕舞台劇,
每一個場景都讓人深刻難忘!
內容方面,
小小的故事涉及了人性中負面的「貪婪」、「說謊」、「罪惡感」等主題,而且環環相扣!
但是最後卻很自然地引導出「誠實」、「勇敢」、「分享」、「感恩」等正面的價值,並且結局美好地超越所求所想.............
這本書對於樂樂的里程意義在於,
這是她開始「表演」書本內容的開始!
以前她頂多是看完故事後會自己編故事,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,
但是看完「好想要一個娃娃」,
卻是以很快的速度要求我「媽媽你當一下豬小妹」,
然後以小可的姿態拿走我忘了帶走的玩具,
開始按照劇本演起來......
她最喜歡的部份是,
當我假哭著在樹樁(小板凳)旁說「我最心愛!最心愛的娃娃到哪裡去了.....我明明記得放在樹樁上呀.......」的時候,
她就偷偷把娃娃放回樹樁要看我的反應.......
其實這是書本最沒有交代的部分,
但我總是極近誇張地表現出我的喜悅,
用驚喜萬分的口吻說「阿!我的娃娃出現了!是誰那麼好心把我的娃娃還給我了?我好開心喔!」
然後樂樂這時就會完全不照劇本地說「是我!」
想當然,
我又是開心不已地胡亂讚美她一通,
然後邀請她和我做朋友,ㄧ起玩娃娃!
故事就這麼皆大歡喜地結束...........
唯一慘的是.........
我們從第一次「演出」至今,
少說演了五十場以上吧......
這個傢伙是如此樂此不疲,可把我累壞了!
現在每次只要我聽到「媽媽你當一下豬小妹!」我就全身沒力!
我的樂趣來自她偶爾改編劇本,
包括「突然小可不願意還了!」或是「小可被媽媽臭罵一頓」(我當媽媽!)
或是她一人分飾三角,
我可以暫時當一下觀眾....................呵呵~
繪本的影響力!
大概連作者也始料未及吧!